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海底沉睡800余年,文物超18万件,崔勇:“南海Ⅰ号”做到了水下考古的极致

作者:张银慧 2020-06-05 15:55

如今,对于“南海Ⅰ号”文物的发掘工作已经获得阶段性结果,那些为人们所关注的未解之谜也正在浮出水面。

1987年8月,在广东阳江市以南20海里左右的南海川山群岛附近,一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被发现。两年后,这艘沉船被郑重命名为“南海Ⅰ号”。

直接以海域来命名的中国沉船遗址,“南海Ⅰ号”是第一个,也是目前的唯一一个。

如今,对于“南海Ⅰ号”文物的发掘工作已经获得阶段性结果,那些为人们所关注的未解之谜也正在浮出水面。

5月29日,在接受时代财经专访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崔勇告诉时代财经,这艘被精确定位为南宋淳熙癸卯年(公元1183年)的古商船共出水18万余件文物,而这些文物以及“南海Ⅰ号”船体本身,都将为人们研究当时的中国造船技术、航海科技以及8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形态、贸易形态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出土文物中,既有至今仍光彩照人的黄金首饰,如数量众多、充满西域风情的黄金项链,也有大量财物,如300多公斤的银锭(在当时,一两银铤相当于3500个铜钱)、带有戳印文字的金叶子;既有品相上好的瓷器,比如龙泉窑系青釉刻划花卉盘、清白釉印牡丹纹六棱带盖执壶等,也有令人产生联想的墨书瓷器。

而那些在海水中穿越800多年时光,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动植物遗骸也让人啧啧称奇,比如一罐咸鸭蛋、一束槟榔。

微信图片_20200605114333.jpg“南海Ⅰ号”出土的几类金饰

微信图片_20200605113238.jpg“南海Ⅰ号”现场出土瓷器

微信图片_20200605111447.jpg“南海Ⅰ号”出土的墨书瓷器

从0到1

2003年初夏的某一天,崔勇像往常一样跃入南海水中,潜入海底深处。他眼前是800多前沉没的“南海Ⅰ号”,但海水污浊,几乎没有能见度。不过,他已经潜入这片海域太多次,能凭借记忆触摸到覆盖在这艘古沉船表面的淤泥。

作为一名水下考古研究员,崔勇这次的任务是找到沉船的边缘,从而对船体的长、宽、高等数据进行测量。

本来的计划是以水下抽泥的方式使船体部分出露,从而进行测量。但之前的经验告诉崔勇,由于淤泥回淤速度过快,即使当天船舷已经外露,但厚厚的淤泥第二天又会附着在沉船表面。所以他换了一种方法,在抽泥后外露的船舷旁插上带环的桩子作为标杆,并用绳子牵引,从而标记并测量。

十几年后,当崔勇作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身处为“南海Ⅰ号”而建的博物馆中,从厚重的淤泥中发掘出这些绳索和桩子时,往事仍历历在目。

崔勇和这艘古沉船的缘分已然覆盖了他整个水下考古职业生涯。

微信图片_20200605115408.jpg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崔勇

崔勇第一次与“南海Ⅰ号”发生交集是在他迈入考古行业两年后。

这一年,有两桩大事足以记入中国考古历史。

第一件事,中国首次启动了水下考古研究——1987年11月,中国第一家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的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诞生了。

第二件事,则是一名寻找“莱茵堡号”沉船的英国人马丁和广州救捞局共同发现了一条宋元时期的沉船,即后来被正式命名的“南海Ⅰ号”。救捞局将挖到的文物移交给考古队进行测试分析,崔勇正是接收这批文物的一员。

“那会儿觉得自己离‘南海Ⅰ号’很远,做不做水下考古还不一定呢。”当时,崔勇在广东省博物馆从事的是田野考古工作。

而另一边,已经组建好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开始培养水下考古人才,他们在1988年组织了“全国首届水下考古SCUBA”潜水培训班,招收有考古经验的专门人才作为学员。这期培训班有9人,分别来自北京和广东两地。

出于对潜水的兴趣,崔勇报了名,并成功入选。

601113f887bb4b1ea262794366bb26a3.jpg1989年中澳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学习  右3为崔勇/供图: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

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组成了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旨在对“南海Ⅰ号”进行水下考古勘察和发掘,并让水下考古培训班的学员进行实际操练。

这一回,中国水下考古队与“南海Ⅰ号”实现了首次亲密接触。但即使是当时更有水下考古经验的日本水下考古队,也表示水域太浑浊,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此后,对“南海Ⅰ号”进行考古发掘的计划就被搁置了。

这一搁置,就搁了十几年。

这期间,崔勇跟随水下考古队去海南文昌调查了宝陵港沉船遗址、去辽宁绥中考察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还去西沙海域积累了远海考古经验。

“积累一定经验后,才觉得自己可以回过头再来看‘南海Ⅰ号’。”崔勇表示。

沉船驶入博物馆

1999年,考古队在中国香港的一次水下考古调研中,结识了经营潜水器材商店的资深潜水教练陈来发。在这位热心同胞的捐助下,“南海Ⅰ号”的考古调查再次被提上日程。

“这个资助很关键。在2001年前后,我们要做一个沉船调查,经费起步都得100万,远超陆地考古,而水下考古能发现文物的概率又会比陆地考古低很多。所以,国家文物局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不一定会批这笔钱。”

“陈来发等人的捐助开了民间组织赞助国内水下考古事业的先河,但这一先河也是不得已而开之。”崔勇告诉时代财经。

在陈来发等人的资金资助(60万)与器材支持(价值60万的潜水器材)下,水下考古队在2001年完成了“南海Ⅰ号”的精确定位,并在2002年进行了试掘。

微信图片_20200605115834.jpg2001年拍摄的“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堆积表面/图片来源:李岩《解读“南海I号”(打捞篇)》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南海Ⅰ号”被埋海域水质浑浊,能见度极低,如何完成考古?

从考古学视角来说,每个文物的具体位置都是珍贵的考古信息,考古研究员需要通过文物的具体位置反推文物的性质和它代表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采取原地发掘的方式进行考古,即使捞出船上所有文物,也损失了许多珍贵的信息。

2002年10月10日,关于“南海Ⅰ号”的考古与保护方针被确定下来:“整体开发,就地展示,原地保护”。

首先,用沉箱、起重船等工具对“南海Ⅰ号”进行整体打捞。与此同时,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将被安置在博物馆的“水晶宫”中。

之后,一方面,考古人员可以在水晶宫对“南海Ⅰ号”进行精细发掘考古;另一方面,船体和实验室式的水下考古过程也可向游客展出。

从细化方案到施工方案,一切准备就绪后,打捞被安排在2007年。

2007年12月22日,崔勇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南海Ⅰ号”能否打捞成功在这一天揭晓。

打捞现场,嘉宾云集、媒体蜂拥而至,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观众也翘首以盼。随着华天龙起重船的巨大吊臂将装载着“南海Ⅰ号”的沉箱缓缓拉出水面,崔勇忐忑的心逐渐化为喜悦。

这艘在海浪中沉寂800多年的古沉船,就这样从海洋来到陆地,从封存的古代时空穿越到现代社会。

微信图片_20200605113957.jpg装载“南海Ⅰ号”的沉箱被放在全潜驳船上/图片来源李岩《解读“南海I号”(打捞篇)》

“南海Ⅰ号”被运至水晶宫后,一直浸泡在经过处理后的海水中,直到2014年,针对这艘古沉船的精细化发掘才正式展开。

一篓篓陶瓷、金银器物,一个个令考古队惊喜的文物不断被发掘出来。2019年,“南海Ⅰ号”舱内的货物清点完毕,超过18万件的文物总量相当于广东省博物馆建馆60年的馆藏量。“南海Ⅰ号”考古项目也在2020年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微信图片_20200605120207.jpg工作人员正在考古作业

今年,身为“‘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项目”领队的崔勇已经58岁,按照他的计划,还有两年他就该退休了。他预计到那时,“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也会完全结束,沉船将被移交给保护部门,进入保护阶段。

对话崔勇

时代财经在“南海I号”这一巨大的宝库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物是什么?有哪些意义?

崔勇:沉船本身是最有价值的文物。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最大的,能反映出航海科技、造船科技、当时人们的生存形态、贸易形态等各方面的信息。

我们所观察到的船结构、形状什么样?这个结构的船型能装多少货?它的排水量是多少?载货量又是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当时造船科技的一些表现。在这方面,中国发明的水密舱是对世界造船史的一个巨大贡献。一艘船有水密舱,即使船漏水依然能继续保持浮力,现在水密舱已经变成船只的标配。

人类的进步和航海科技分不开。比如说地理大发现,正因为有了航海的基础,玉米、番薯、土豆……都是地理大发现以后来到中国的,这解决了人们的饥饿问题。荷兰人曾是“海上马车夫”,当时他们借助海洋贸易积累财富、称霸世界。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后,船只的风帆动力变成蒸汽动力,航海不再受季节和季风的影响,英国变成了日不落帝国。

国家强大的基础离不开船,船才是人类进步最终的载体,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而且,一艘船是反映这一批人最基础生存单位的全部,人们在船上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都能通过沉船遗址反映出来。船上有最基本的等级社会,比如说船长、船员、伙夫,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等级。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人们的生存形态,所以一艘船的信息量远比单一的一个遗址要大很多。

在“南海I号”上,我们通过这种细致地发掘,发现了非常多以前考古发掘不了的东西,比如一些动植物遗存,有猪、牛、羊、鹅,还有鸭蛋,还有香榧子、槟榔、橄榄等。

时代财经之前也在公开场合说过,文物保存最好的场所是在水下和地下,那“南海I号”整体挖掘出来后,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去保存它?保存效果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

崔勇:“南海I号”被埋了800多年,木头在水里泡这么多年,它的细胞壁 、植物纤维已经基本上被破坏了,强度降低得很厉害,所以保护是很关键也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最早的方案就是做一个水晶宫,船拉进水晶宫以后,我们把它泡在水里,尽快让它恢复到原本在海底下的一种状态,给我们争取下一步发掘的时间和空间。

后来,我们发掘一部分,放一部分水,发掘到最底部时,我们对船体喷淋保湿,再加上一些杀菌、加固的药物。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是最后会把船木头保护好,可以在空气中展示。

“南海I号”一开始就是一个公共考古项目,整个发掘保护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过程。这种喷淋有优点和缺点,优点就是保护的过程可以展示,博物馆开放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到船,缺点是周期特别长,等到喷淋保护的木头能完全符合展览的要求,大概是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后。

时代财经以“南海I号”为核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当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在经济方面,“南海I号”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崔勇:我们当时做方案的时候,阳江政府也希望“南海I号”博物馆建在这个地方,把周边带起来。

现在海陵岛是5A级旅游区,5A级的评定除了自然环境、旅游设施,还有一个文化底蕴,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

在海陵岛这片十里银滩,“南海I号”是第一座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建馆之前,这儿是养鸡场,一片荒凉。但是你们现在再看整个十里银滩,保利、敏捷、恒大,这些地产集团都来了,把十里银滩变成了一块繁华的区域。

时代财经当时,建造以“水晶宫”为核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构想是“一馆两中心”,即对南海I号一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同时展出,现在实际情况符合预期吗?  

崔勇:已经超出了预期。

我们最早做项目建议书,预计大概每年海陵岛有130万游客,其中有20-30万游客去参观博物馆。去年,博物馆的游客已经达到了80万。今年如果没有疫情,肯定是要超过100万的。

为了使游客参观和考古同时进行,使我们工作人员在考古时不受到影响,我们用玻璃把考古工地和游客隔开。这样一来,游客的参观对船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当然,“南海I号”既然是对公众开放的,那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有些热心的游客会提出一些意见,比如写监督信发到文物局,我们也会花精力去面对游客的质疑。

时代财经他们会质疑什么?

崔勇:比如有的游客会说,工地用了很多铁架,会有铁掉船上,造成沉船的铁离子污染。但是我们必须要用个架子把船撑起来,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计算,铁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也用塑料对铁进行了包裹,做了防铁离子渗出处理。

还有人说工地上使用电焊,焊花掉船上容易引起火灾,但是我们的船每天都要喷淋,船体是一种饱水状态。

铁离子的污染可能会存在,但“南海I号”其实已经被铁离子污染了800年,我们船上清理了将近130吨的铁器,也达到一种饱和状态,所以这几滴焊花和130吨铁器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时代财经1987年南海I号被发现后,国内开始培养水下考古潜水员,你是第一批学员。有学者说,南海I号是中国水下考古的起点,你认为,南海I号对考古界的特殊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崔勇:中国水下考古机构的成立,首先是归功于“南海I号”这一项目储备,它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开始。

成立后,我们第一次接受培训、第一次展开水下调查,都是针对“南海I号”。在这之后,我们发现在中国还有很多沉船,所以就一个一个地去调研。本来分散的信息无序地分布在各地,当水下考古机构成立后,这些信息就会往这里汇聚,水下考古就起步了。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次使用高氧潜水,是在“南海I号”。现在我们很多项目都习惯用高氧,都不用空气了。我们最早的水下调查也是在“南海I号”做的。

采取整体打捞的方式,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在“南海I号”展开的破天荒的尝试。这次整体打捞,第一次体现了我们水下工程的一个亮点,就是中国水下工程能做到一个很极致的打捞,捞回来放在实验室,我们可以做实验室发掘,这也是一个很极致的部分。

现在估计没有任何一条水下考古的船,能做到有“南海I号”这么精细。

时代财经中国水下考古现在的发展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何如?

崔勇: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在直道超车。“南海I号”整体打捞上来以后,我们就在精细发掘这一理念和实际工作上超越了其他国外的水下考古项目。

我们现在唯一落后的是深海考古,前两年我们开始涉足深海,借助蛟龙、深海勇士这些载人深潜器,下到海平面1000米以下作业。

参考资料:李岩《解读“南海I号”(打捞篇)》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