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仅退款落幕,运费险也在上演“消失的它”,商家被退货逼疯,买家刷超10万条投诉
高退货率和“羊毛党”等因素,迫使商家关闭运费险。
近日,淘宝、抖音电商、拼多多、快手、京东等电商平台集体更新售后规则,争议已久的“仅退款”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优化。目前,各平台正对修订后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仅退款”或将迎来落幕。
时代财经发现,在“仅退款”调整优化之前,“运费险”已经在慢慢消失了。近一年来,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关于 “运费险怎么越来越少了”“运费险被关闭” 的讨论帖层出不穷。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超10万条投诉直指运费险被无故关闭或限制。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商家与保险公司的双重压力。女装等退货率居高不下的品类,运费险成本大幅吞噬利润,部分商家从“流量至上”转向“成本觉醒”,关闭运费险。与此同时,职业“羊毛党”利用虚假退货套取运费险赔付,有人甚至8个月套现100万,这降低了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率。
康德智库专家、上海永盈律师事务所潘雪晴律师向时代财经指出,平台作为规则制定者,需维护市场公平与商家利益。她建议,平台可与保险公司协作优化运费险政策,平衡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依据商家销售及退货率实施差异化费用分担,减轻经营压力;加强运费险监管,防范滥用及漏洞利用;同时,强化消费者教育,引导理性消费与合理维权。
图源:图虫创意
超10万条投诉!运费险上演“消失的它”
曾经被视为电商“标配”的运费险,正在经历行业性的策略调整。
近期,多个电商平台被频繁吐槽“运费险隐身”——有的商品直接不提供选项,有的保费从0.5元涨到5元,“7天无理由退货”正在变得昂贵,运费险正在上演电商圈的“消失的它”。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运费险的变化明显。喜欢网购的杭州李女士(化名)向时代财经透露,前几年购买衣服时几乎都有运费险,而现在卖衣服的商家提供运费险的越来越少。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超10万条投诉直指运费险被无故关闭或限制。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运费险的普遍减少,消费者还遭遇了算法“贴标签”的区别对待。李女士表示,她的主账号因此前退货次数较多被限制运费险,而小号却能正常使用。
广州某大型电商运营主管向时代财经解释称,退货次数、品类偏好、甚至浏览时长都会影响风控评分。这套动态评估系统就像隐形裁判,把消费者划分为“优质客户”和”风险用户”。这种智能筛选将带来差异现象,例如同一件羊绒大衣,新用户可能享受全额运费险,而高频退货用户却要自掏腰包。
“关闭运费险后,退货率下降28%,且转化率仅损失3%,精准筛掉了‘重度试穿族’。”广州某服饰电商运营主管李然(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李然一样幸运。从商家角度来看,成本压力成为关闭运费险的关键考虑因素。女装作为退货重灾区,退货率一直居高不下。多位女装电商店家向时代财经反映,其店铺退货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80%,运费险严重吞噬利润。许多商家开始从“流量至上”转向“成本觉醒”,关闭运费险。
拼多多服装商家苏甲(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退货率上升以后,每单退货成本增加了8元,赠送运费险会吞噬一半利润。但撤掉运费险后,转化率直接下降15%,继续投保则是给保险公司打工,权衡之下最终关闭了运费险。也有抖音电商上的新手商家向时代财经表示,开店之初就将退换或运费险设定为抖店必关设置之一,因为客单价低于四五十时,开通运费险对商品转化率影响不大,却可能导致退货率升高。
运费险的消失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产生了影响。习惯“无理由退货”的消费者,如今退货成本大幅增加。有消费者坦言:“以前买衣服,不合适就退,反正有运费险。现在买之前都得纠结半天,万一退货自己出运费,不划算。”
“羊毛党”8个月套现百万,商家苦不堪言
运费险,原本是电商市场的一项暖心设计。其初衷在于消除消费者网购时对退货成本的顾虑,降低退货门槛,进而促进交易达成。然而,这片看似美好的市场却逐渐滋生出灰色地带。
近年来,“薅运费险羊毛”案例层出不穷,甚至形成一套灰色产业链,多地公安部门陆续破获了多起专门骗取运费险赔付款的相关案例。
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律师向时代财经解释,“薅运费险羊毛”的行为通常指消费者利用电商平台提供的运费险服务,通过故意退货或虚假退货等手段,获取高于实际退货运费的赔付金额,从而赚取差价。这种行为在性质上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或滥用平台规则的行为。
此前,江西某县城的两名涉案人员就曾用多个虚拟账号自导自演“左手倒右手”的戏码:他们在自家网店上架乳胶床垫等大件商品,再用虚假账号下单并购买高价运费险,再通过礼品网伪造退货单,8个月套现100多万。最终,该起专门骗取运费险赔付款的案件被公安部门破获,为“羊毛党”敲响警钟。
淘宝资深服装店主张芳(化名)也深受其害。她向时代财经透露,店铺遇到“运费险职业玩家”,利用多个账号和几个相似地址,全年退货高达348次,保险公司为此倒贴超4200元运费。“有时候以为要爆单了,没想到全是薅运费险的。”
羊毛党的行为,不仅让商家苦不堪言,也让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上升。保险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部分电商平台的退货率已经超过了 30%,一些热门品类如女装、美妆的退货率甚至更高。在赔付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避免亏损,只能选择上调运费险费率,或者直接退出市场。
以较早参与运费险业务的众安在线为例,其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达161.97亿元,其中退货运费险总保费达87.4亿元,同比增长30.6%,在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中贡献近54%。然而,该生态综合成本率高达99.7%,承保利润率仅0.3%,获利较低。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退货运费险高频小额的理赔特性直接相关。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时代财经指出,治理 “薅运费险羊毛” 行为,除电商平台加强打击外,保险公司可从赔付方式源头解决。他分析,消费者自由选择快递时,易因快递报价与保险定价不匹配出现套利。建议通过保险公司统一采购第三方物流服务,或电商平台强化对大规模退货行为的监管,以规避此类风险。
面对市场形势,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已然启动。多数淘宝商家选择关闭运费险,转而提供退货宝以降低退货成本;部分商家则给消费者提供自行购买运费险的选项。但消费者反映,目前运费险的保费和赔付额接近,其风险对冲作用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