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鸽声”依旧!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市场高度紧张美股集体下跌超2%

作者:石恩泽 2021-01-28 08:50

美联储2021年首会,鲍威尔称,现在谈缩减购债还为时过早,并称今后会与美国财长耶伦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2021年,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模式,美联储是否会提前加息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

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2021年首个货币政策声明。FOMC的委员们一致同意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区间不变,同时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仍维持在0.10%,维持贴现利率在0.25%不变,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

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调整购债计划”,美联储在声明中重申债券购买指引,将继续每月购买800亿美元的国债和4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在FOMC决议公布后,市场似乎并不买账。美国三大股指维持跌势,截至收盘时均跌超2%;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徘徊在略高于1%的水平;美元指数快速回升至90.50上方;现货黄金维持跌势,徘徊在1844美元/盎司附近。

不仅如此,追随隔夜美股跌势,日韩股市均低开。日经225指数开盘跌1.63%,韩国KOSPI指数跌2%。

货币政策拐点还未到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乐观定调今年的经济复苏,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不仅将美国全年经济增长上修两个百分点至5.1%,还称若美国国会通过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增长预期可能会进一步上调。

然而,美国经济加速强劲反弹的好消息,却让市场进入高度紧张状态。投资者担心过于积极的评估,将引发美联储缩减货币宽松政策,最终提早加息。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坚决致力于实现双重目标,在目标实现之前保持宽松政策,而目前经济离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失业率接近10%,现在谈论缩减购债还为时过早,美联储采取高度宽松的政策是非常合适的。”

对于市场担忧的通胀,鲍威尔表示新冠疫苗和财政措施最近推动了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并非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主因。

而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鲍威尔则表示,带来经济下行风险的原因之一是疫苗推广的缓慢,第二是病毒的变异。现在没有什么比疫苗对经济更重要了。

以目前的经济复苏趋势看,美国何时迎来货币政策拐点呢?

华泰期货宏观研究员徐闻宇2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不会那么快退出。“年内关注点依然在于疫情的转折点,(疫情向好)会形成货币政策的超宽松转折点到来。但目前还没到紧的阶段。”

无独有偶,金阳矿业的外汇首席分析师蒋舒27日亦对时代财经表示,“由于美国失业率仍处于高位且近期持续下跌的势头衰减,因此大概率美联储会维持无上限宽松货币政策力度不变,既不会加码也不会变向。”

此外,摩根士丹利预计,缩减购债计划可能要到2021年12月的FOMC会议上才会宣布。

对于大类资产接下来的走向,徐闻宇认为,当政策拐点出现时,市场的实际利率会往上走,推动美债利率往上,黄金有回落压力;蒋舒则认为,如果有提前变向的风声出来,那么会出现美元强而黄金弱的情况。

此外,徐闻宇还称,虽然美股短期会有调整压力,但是随着疫情改善,美国新任财政部长耶伦的财政扩张政策首先进入到美国国内投资,经济预期改善,总体上股市的预期不会太差。

鲍威尔-耶伦的“梦幻联动”

虽然距离上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仅过去1个多月,但一切都变得十分不一样了。

在这期间,拜登政府不仅提出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还带来了鲍威尔的老同事、新任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这让市场对于美联储和财政部的携手合作充满期待。

鲍威尔也在会上表示,目前还没有与财长耶伦进行通话,但预计会定期沟通。“美联储与整个财政部的关系也是如此。”

此前有不少关于美联储和财政部存在隔阂的消息传出。据美媒报道,2020年底,鲍威尔与上一任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Steven Mnuchin)之间,因“紧急贷款计划”提前结束发生过争执。但姆努钦随后否认了不和的传言,坚称双方之间并没有裂痕。

另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耶伦和鲍威尔有着共同的工作经验和经济观点(两人都曾在美联储和财政部工作过),这也将为今后美联储与财政部之间最紧密的工作关系奠定基础。

再从近期双方“隔空喊话”来看,鲍威尔多次公开对外表示,美国经济需要采取更多的财政刺激,而耶伦在财长提名听证会上也强调要“干一票大的(act big)”。

如此看来,双方观点不谋而合,鲍威尔和耶伦有望实现“梦幻联动”。鲍威尔带领下的美联储保持足够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耶伦领导的财政部则可以凭借低利率大推财政刺激。

此外,据彭博社调查,四分之三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预计,拜登有望留任鲍威尔。正常情况下,鲍威尔任期将于2022年2月结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对“梦幻组合”联手后,对于经济刺激的火力可能会开得过猛。蒋舒表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向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难点,需要警惕从通胀演变成滞胀的风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国滞胀虽然成因众多,但是财政赤字高企与高利率货币政策(若美联储开始加息)的组合被认为是推手。”

对此,徐闻宇则认为,不需要太过于担忧滞胀风险。“目前耶伦和拜登有分歧点,耶伦强调财政的稳健,即疫情控制后,刺激力度会控制。”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梁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