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禁塑令”下众生相:有餐厅尚不知情,有新三板企业求“活路”

作者:武佩璇 2020-08-28 17:06

“禁塑令”出台后,多家上市公司欢天喜地宣布扩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线或成立新项目,而中小型普通塑料厂商则陷入“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我们这个杯子是可以直饮的,不需要吸管。”8月25日,广州市珠江新城的一家麦当劳里,面对前来索要吸管的顾客,店员一次又一次解释道。柜台上已经没有可以自行取用的吸管,饮料杯的杯盖处往常用于插吸管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个凸起的口,便于直接饮用。

杯盖的更换,是麦当劳为了环保实行的一个“减塑”举措,该门店的店员告诉时代财经,“现在不含固形物的普通冷饮,都会使用带有直饮口的新杯盖,其他例如珍珠奶茶目前还是会提供吸管。”

第一.jpg塑料垃圾。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禁塑”的阶段性目标,7月开始督促各个省市完成目标。其中,广东省8月20日推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2020年底将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限塑”转“禁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餐饮业紧急寻找替代物,上游化工产业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禁塑令”出台后,多家上市公司欢天喜地宣布扩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线或成立新项目,而中小型普通塑料厂商则陷入“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纸袋比塑料袋单价高7毛钱

事实上,餐饮业最近几年已在慢慢“限塑”。

8月26日,在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肯德基店内,时代财经发现,很多冷饮杯上已经没有杯盖。

该店店长向时代财经解释:“我们这里是肯德基试点的环保餐厅,所有不含固形物的小、中杯冷饮在堂食时不设杯盖,外带、大杯饮料、含有固形物的饮料以及热饮还是会有杯盖,已经实施近一年了,中间因为疫情中止过一段时间。”

店长还表示,环保餐厅目前还只是肯德基的一项试验,在广州只有几个试点,并未正式推广。

时代财经向店长询问最近禁塑令的政策时,店长有些惊讶,“我们不知道这件事,上面没告诉我们需要做改变。”

1.jpg不设杯盖的肯德基店。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除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另一大餐饮“巨头”——星巴克的“限塑”措施更早实行,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已经全面取消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纸吸管。

但是,时代财经在珠江新城商圈的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使用塑料吸管的“大户”——奶茶店们,对年底不能再使用塑料吸管这件事并不知情,多家大型连锁奶茶店仍提供塑料吸管。

喜茶.jpg喜茶提供两套吸管。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也有一些个体经商户对政策较为敏感。在广州体育西开设西餐店的老板Coey对时代财经表示,自己对限塑令一直有关注,最近的政策也很清楚,虽然还未接到政府部门的正式通知,但前段时间就已经有更换吸管供应商的打算了。

对于此次政策带来的影响,Coey表示,确实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没有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她解释道:“纸袋的成本接近1块钱,塑料袋大概2、3毛钱,我们在用纸盒和纸袋包装时会和顾客收取1块钱的打包费,客人也都蛮愿意的。吸管的话,塑料吸管真的非常便宜,不过后期换成纸吸管虽然成本稍微增加,但是没有塑料袋和纸袋的差距那么明显,所以我们也没有多收钱的打算。”

Coey还表示,其实关于客户的接受度,更多会跟客单价与面对的客户群有关,客单价低的店如果突然加收2、3元的包装费可能顾客没办法接受。

在珠江新城写字楼附近卖早点的梅姨(化名)开的就是Coey所说的客单价较低的店,卖肠粉、包子、豆浆,平均单价在7、8元左右。她告诉时代财经,“其实之前有一段时间用过可降解的纸质餐盒,但成本太高,每次要跟顾客多收1、2块钱,顾客都不愿意,后来只能又换回一次性塑料餐盒了。”

时代财经告诉她最新的政策后,梅姨无奈地说:“到时候如果真的不让用了,那就只能不用了。”

5.jpg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可降解塑料最优解

此次时代财经的走访中,很多商家对政策并不了解,一直以为“限塑令”就是对塑料袋收几毛钱,所以在听说这次直接“禁塑”时感到惊讶。

但对于中国来说,从“限塑”到“禁塑”,这个过程其实很漫长。

早在1999年,中国就已有相关的“限塑”政策出台,到今年已有21年。2017年以来,政府鼓励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政策也开始逐步细化,对快递和地膜等污染较大的领域做出了相关规定。

今年的政策力度更大。“限塑”开始向“禁塑”加速转变。

寻找塑料的替代品成为目前最为要紧的事。据时代财经调查,目前塑料制品的替代方案有纸制品、再生塑料、可降解塑料。

纸制品大部分无法防水,作为包装的实用性较低,而可防水的纸质品一般会添加一层淋膜,淋膜的成分又多为塑料,同样具有极难分解的劣势。

再生塑料的重复使用则要经过回收再处理,成本较高,而且再生后的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相比前两种替代物,可降解塑料更具实用性,且无须回收再处理,只需要填埋便可在土壤环境中实现自然分解,最后转化成二氧化碳。

天风证券煤炭和新材料行业研究员叶天琳对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也给予了肯定,其8月26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说:“PLA和PBAT(可降解塑料的原料)是可以完全降解的,降解后主要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这些对环境都没有危害。只是根据它材质和防治环境的不同,降解时间也会不同,比如PLA在堆肥条件下降解的特别快,而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的速度就会比较慢,时间需要以年来计算。”

不过,叶天琳也对时代财经表示,“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公开信息,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起非常完整的回收体系,这可能也跟产业发展有关,需要从一个环节切入,然后去完善整个环节。”

同时,叶天琳也提到,现在市面上所谓的防水纸吸管,很多成分都没有办法降解,并不环保。“从目前来看,可降解塑料依然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最优解。”

6.jpg可降解塑料。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塑料企业:有的扩大规模,有的转型求“活”

中国市场上最热门的两种可降解塑料制品原料分别是PLA和PBAT,目前中国PLA的产能约为50万吨/年,PBAT约为200万吨/年。并且在政策推动下,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许多厂家正在建立新的生产线。

例如该行业龙头金发科技(600143.SH),目前拥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产能6万吨,正处于满产状态,公司在建的6万吨PBAT产线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投产。

多家上市公司最近也公布了相关项目计划,包括瑞丰高材(300243.SZ)、王子新材(002735.SZ)、彤程新材(603650.SH)、金丹科技(300829.SZ)等。

与这些风风火火扩生产线、立新项目的企业相反,普通塑料制品的厂家有些焦头烂额。

8月26日,时代财经拨通了以生产一次性塑料餐具为主营业务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万德福(833877.OC)的电话,对方工作人员语气有些低沉地说道:“禁塑令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以后可能要转型了,不然没法生存下去。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活下来。”

对比要经历转型阵痛的万德福,另一家新三板企业吉邦士(838961.OC)的董事长苏志彬显得有些兴奋,“我们目前生产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确实是没法降解,但我们2017年开始就在研发一种新材料,跟市面上的PLA和PBAT都不一样。”

苏志彬对时代财经说:“我们新材料的性能更好,耐高温和降解率都会比聚乳酸高,而且更便宜。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在申请专利的阶段,很快也能达到量产。”

PLA技术遭丙交酯“卡脖子”

主营业务为乳酸的PLA上游企业——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也有了生产PLA的计划。不过,其工作人员8月25日向时代财经透露,“现在就是卡脖子了,卡在丙交酯这一块了。”

PLA中文简称“聚乳酸”,原料主要为乳酸,乳酸由玉米淀粉等生物质资源合成。而从乳酸变成聚乳酸,则首先要将乳酸合成丙交酯。

上述公司工作人员解释道,“从乳酸到聚乳酸,中间的工序并不复杂,但是技术门槛比较高,主要问题就在丙交酯这一块。说实话,全世界能做的没有几家,国内也很少有企业能批量生产。所以聚乳酸虽然市场需求量大,但是产能上不去,问题就出在这里。”

“据我所知,浙江海正生物在这个领域算比较突出的,我们也是他们的一个供应商。”这名工作人员补充说。

时代财经了解到,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正生物”)2008年就建成了国内第一条PLA生产线,目前已是国内产业规模最大的PLA企业,年产量达到15万吨/年,并且新的生产线正在建立当中,产量能达到60万吨/年。

时代财经试图联系海正生物了解更多信息,但对方工作人员以“生产忙碌”为由拒绝了采访。

对于丙交酯生产的难度,叶天琳称:“其实现在国内企业,例如海正生物,也只能实现小规模量产。但后期我们认为在大量资本进入及政策刺激下,将有助于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推进研发,然后再推进投产。由于各企业都与科研机构或是大学合作,这块技术难度的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叶天琳继续说道,“除了丙交酯的问题,现在可降解塑料普遍还存在成本与价格都比较高的劣势。普通塑料现在每吨单价约8000元左右,聚乳酸的价格现在则是每吨21000元左右。并且根据它的性能不同,高端的价格可能还会更贵。但这个劣势也会在产能提高后慢慢消失。”

未来海水降解将入局

除了PLA和PBAT,时代财经还了解到,另一种降解技术即将面世。

6月13日,海南省科技厅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下称“中科院理化所”)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海水可降解塑料技术在海南进行中试(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尽早实现海水可降解塑料的产业化。

对此,时代财经8月28日联系了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其介绍:“早期有一些可降解产品,成分是塑料加一些淀粉,最后虽然淀粉能分解,但塑料依然是那个塑料,是没法分解的。而现在我们所说的降解塑料其实就指的是是全降解塑料。海水降解技术与PLA、PBAT一样,都是一项全降解技术,甚至可以说,海水降解是后两者的一个颠覆。”

海水降解_1.jpg图片来源:pixybay

季君晖解释道:“在目前的技术下,品种较多、应用面很广的PLA和PBAT在海洋环境中其实是不降解的,而纯粹的海水降解塑料的应用面又比较窄,所以我们将这两种生物降解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个技术目前在全球都是比较领先的。”

据季君晖介绍,海水降解技术所使用的原料都比较常见,国内对这些原料的产能也比较充足,虽然价格会比目前的生物降解塑料高20%~30%,但以后经过大规模量产,价格也会慢慢降下来。

海水降解技术的一大应用场景,就是渔网和养殖笼。季君晖说,“在这些产品中,我们会设计它的分解时间久一点,以完成它本来的产品使命。”

至于用于一般的塑料袋的材料,季君晖则表示,“我们希望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就把它在海水里分解掉。目前距离示范生产大概还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海水降解技术是指塑料在土壤等自然环境或海水环境中都可以降解。也许在不远的未来,这项技术,能让我们彻底摆脱白色污染。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王薇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