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西南王”重庆啤酒业绩失约,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内斗”仍未平息

作者:幸雯雯 2025-02-09 10:34

除了要面对啤酒市场挑战加剧的困局,重庆啤酒还要处理“内部”问题。

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重庆啤酒没能达成其原定目标。

重庆啤酒(600132.SH)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归母净利润也下滑6.84%至12.45亿元。

上述业绩未达到重庆啤酒原定“2024年营收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的目标,且未及市场预期。2024年8月以来,多家证券公司预测重庆啤酒2024年营收超147亿元。其中,申万宏源和华鑫证券期待最高,预测其将实现超157亿元营收。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重庆啤酒表示,受啤酒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转换的影响,啤酒行业在餐饮和娱乐渠道等现饮消费场景承压,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图源:图虫创意

营收利润双降

这是重庆啤酒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

重庆啤酒是世界三大啤酒公司之一嘉士伯集团的成员。2013年,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控股股东,2020年嘉士伯将其在中国的啤酒资产注入了重庆啤酒,当年重庆啤酒的营收首次突破百亿,以微弱优势首度超过燕京啤酒,利润在行业排名第三。

而在2021年提出“二次创业,复兴燕京”的燕京啤酒(000729.SZ)拼命追赶,利润端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

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燕京啤酒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3.52亿元、6.45亿元,同比增长15.82%、54.51%、83.02%。同期,重庆啤酒归母净利润为11.66亿元、12.64亿元、13.37亿元,但增速明显放缓,分别同比增长8.3%、8.35%、5.78%。

日前,燕京啤酒发布公告表示,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至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11%-70.62%。若经审核后的燕京啤酒营收符合券商预测的超147亿元规模,或将重回行业营收第三宝座。

而除了业绩下滑,重庆啤酒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同样不佳。自年初至最近一个交易日(2月7日),重庆啤酒股价跌幅已达12.41%,是9家啤酒上市公司中唯二股价跌幅在双位数的公司。

不过,高额的分红是吸引部分投资者继续持有重庆啤酒的重要因素。2017年至今,重庆啤酒的分红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重庆啤酒更实施两次分红,派现合共超10亿元。2024年四季度,重庆啤酒成为明星白酒基金鹏华中证酒ETF的新进十大重仓股。

高端化乏力

重庆啤酒利润下滑,与其高端化乏力关系密切。

自2013年以来,我国啤酒的产销量逐年下滑,头部酒企纷纷开启高端化进程,这也是近十年间啤酒企业寻找业绩增量的主线。背靠嘉士伯的重庆啤酒积极推动高端化策略,较早形成了在中高端价格带的品牌组合。

按消费价格划分,重庆啤酒的高档产品(售价在8元及以上)代表品牌有嘉士伯、1664、红乌苏、乐堡等,主流产品(售价4元至8元)包括重庆、大理、西夏等品牌,经济产品(售价在4元以下)则有山城和天目湖。

2023年,重庆啤酒高档产品营收超8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36.12%大幅增至61.31%,2024年前三季度也保持六成占比。

不过,近年来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持续承压。2021年,其高档产品营收同比增长高达43.47%,但增速逐年下滑,2022年、2023年降至5.67%、5.18%,2024年前三季度更同比下滑1.24%。

在业绩快报公告中,重庆啤酒称,尽管公司整体销量下滑0.75%,全年高端啤酒销量占比依然实现提升。

事实上,啤酒行业的高端化趋势也在放缓。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啤酒行业整体消费力受到冲击,高端啤酒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增长后,进入了发展瓶颈期。2024年下半年,整个啤酒行业都陷入了消费需求低迷的困境。

嘉士伯首席执行官雅各布(Jacob Aarup-Andersen)甚至预测表示中国啤酒市场很可能在2025年再次下滑,“预计啤酒市场表现会好一些,但并不期望市场重回增长。”

在国内高端化受阻及消费低迷等背景下,重庆啤酒积极启动境外出口业务。

此前,重庆啤酒出口业务销量占比较小,主要是以出口东南亚国家为主,但于今年1月新增中国香港市场。1月24日,嘉士伯佛山三水生产基地首批嘉士伯旗下品牌狮威啤酒产品装柜启运,驶向香港市场。

嘉士伯佛山工厂。图源:重庆啤酒2023年年报

“内斗”仍未平息

除了要面对啤酒市场挑战加剧的困局,重庆啤酒还要处理“内部”问题。

在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定位为经济价格带的“山城”啤酒的收入占比则逐年下降。这也是重庆啤酒与其联营公司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嘉威”),以及合作方重庆钰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钰鑫”)对簿公堂的根源。

早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啤酒和重庆钰鑫开始合作,二者合资设立了重庆嘉威。双方约定,重庆嘉威仅生产山城牌啤酒,产品交给重庆啤酒包销。但从2014年起,即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后,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因包销协议的纠纷持续升级,重庆嘉威一度暂停支付销售费用。

2020年,重庆嘉威向重庆啤酒提起诉讼,称后者存在诸多违约行为,挤占了“山城”的市场份额,要求赔偿约6亿元。

2021年3月,重庆啤酒发起反击,其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下称“嘉士伯重啤”)将重庆钰鑫告上法庭,认为重庆钰鑫未经公司决议程序长期非法占用重庆嘉威的资金,损害重庆嘉威的利益,要求重庆钰鑫向重庆嘉威返还占用资金。

2024年8月2日,重庆嘉威在公众号发文,二者矛盾再度升级。文章称,2013年嘉士伯入主重庆啤酒以来,对山城啤酒进行系统打击,造成品牌年产销量从100万吨下降至9.8万吨,使“山城”啤酒濒临消亡。

对于重庆啤酒方面起诉重庆钰鑫资金占用案件,根据重庆啤酒去年12月20日发布的公告,重庆嘉威已收到诉讼回款,这意味着重庆啤酒与重庆钰鑫的诉讼暂时落下帷幕。不过,其与重庆嘉威的纠葛仍未结束。

根据重庆啤酒去年9月12日发布的公告,重庆嘉威围绕包销协议起诉重庆啤酒的案件定于同年10月10日开庭审理,至今诉讼进展。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