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奢侈品巨头靠不住,颖通控股冲击“中国香水第一股”,想转型与“欧莱雅们”抢生意

作者:叶曼至 2025-02-13 19:30

靠卖香水半年盈利过亿,颖通控股并非高枕无忧。

图源:图虫创意

作为国内香水品牌管理龙头企业,颖通控股的IPO道路仍在继续。

近日,香港香水集团颖通控股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其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以求拿下“中国香水第一股”。去年7月,该集团首次提交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两度递交招股书的颖通控股,正陷入突击分红的质疑。由于颖通控股在递表前三年累计向创始人、控股股东刘钜荣夫妇(上市前持股100%)分红6.31亿元,超过了三年净利润总和5.5亿元,外界不乏此举是突击分红的声音。而在创立颖通控股之前(1972年8月~1988年3月),刘钜荣任职于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离职前的最后职务为总舱务长。

颖通控股成立于1987年,以香水品牌管理起家,2010年战略拓展至护肤与彩妆品牌,逐渐发展成综合性美妆品牌管理公司。目前,其管理的外部知名品牌包括Hermès(爱马仕)、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等,总数达66个,业务主要涵盖产品代理分销、品牌管理服务与自有品牌运营。

成立近40年,颖通控股在财务表现上趋于稳健。得益于多年积累的庞大香水品牌代理“盘子”,公司营收、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仅在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止六个月),其便实现盈利过亿。

不过,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手握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奢侈品香水的品牌管理运营权,颖通控股并非高枕无忧。

巨头纷纷回收香水业务

从近年业绩来看,颖通控股整体发挥较为稳定。

据招股书,2022财年~2024财年,公司营收分别达到16.75亿元、16.99亿元、18.64亿元;净利润为1.71亿元、1.73亿元、2.06亿元。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止六个月),颖通控股的营收为10.64亿元,净利润为1.15亿元。

长期以来,分销代理业务是颖通控股赖以生存的“根本”。

从业务层面来看,品牌管理为颖通控股营收“大头”。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企业几乎所有收入均来自销售香水、护肤品、彩妆、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及家居香氛的外部品牌。

但过于依赖外部品牌代理的商业模式,也为颖通控股业绩与销售带来风险。招股书显示,颖通控股与品牌授权商订立的大部分协议初始期限为3~5年,续签协议需要双方同意。未来如果公司未能与品牌授权商取得稳定合作,或合作条款发生重大变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不少奢侈品巨头开始收回香水、美妆业务,对于颖通控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危机”。

以开云集团、厉峰集团两大奢侈品巨头为例。早在2023年初,开云集团便成立美妆部门,挖来雅诗兰黛集团高管,宣布将在2028年收回香水巨头科蒂集团手中的Gucci美妆香水业务代理权;2023年9月,历峰集团同样宣布成立高级香水部门和美容实验室,且重新接管旗下香水品牌业务:Dunhill登喜路与香水巨头Inter parfums的授权协议已于2023年9月停止,卡地亚Cartier香水业务也收归由历峰集团内部调香师开发。

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这一风险。2022年,一家奢侈品牌的品牌授权商与颖通控股的分销协议到期,且该品牌授权商决定不再续约,受此影响,颖通控股的分销渠道毛利率从2023财年的48.3%下滑至2024财年的45.8%。

颖通控股的香水品类的销售占比在持续下降。据招股书,2022财年~2024财年,公司来自香水品类的销售占比分别为89.3%、88.5%和81.7%。

自有品牌难挑大梁

仅靠为各大品牌进行分销代理,不足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颖通控股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为了摆脱“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局面,颖通控股也在持续发力自有品牌。早在1999年,其已开始运营自有品牌Santa Monica,彼时主要经营产品为眼镜。进入2022年,该品牌开始进军香水领域,开发相关产品。

不过,近年来,国内的香水赛道逐渐形成红海,RE调香室、观夏、闻献等国产品牌不断崛起,竞争日渐白热化。想要用眼镜和香水“两条腿走路”的Santa Monica,尚不足以挑起收入大梁,也并未在国内市场激起水花。

据招股书,2022财年~2024财年(截至3月31日)及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Santa Monica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00万元、530万元、1700万元及650万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均不足1%。而在此期间,Santa Monica的销售增长主要由眼镜业务贡献,该品牌香水业务在2024财年收入同比缩减超40%。

另外,为了巩固国际香水品牌代理业务,提升市场话语权和利润空间。颖通控股还在2016年推出了自营零售渠道品牌“拾氛气盒”,即一个香水主题的一站式购物空间,并在该品牌门店及名下推出各种销售及营销活动,包括香氛银行、嗅觉社交、香水盲盒等营销举措。

从渠道布局来看,“拾氛气盒”这一线下香水集合店成立已有8年,扩店步伐却趋于缓慢。据其微信公众号显示,目前,该品牌仅有4家线下门店,分别位于上海、深圳、昆明与宁波。

不甘只做“中国香水第一股”

中国的香水、香氛市场无疑是一个好生意。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内地香水市场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

香水零售的利润空间十分可观。中研网研报显示,以一瓶100元的香水为例,成本占比不到40%,也就是说会有60元的利润在手;若科技研发成本占比更高的香水,成本可能增加最多约12%~15%。

不少美妆、奢侈品品牌也在通过战略投资、品牌合作等方式押注香水赛道。欧莱雅中国曾对闻献、观夏进行投资;雅诗兰黛集团曾对中国高端香氛品牌 “Melt Season”抛出数千万元战略投资,其旗下品牌Le Labo和Tom Ford的香水业务呈增长趋势,成为集团业务中较为坚挺的品类。

依托过去多年强大的代理分销和品牌运营能力,颖通控股花费40年时间,成为行业“隐形冠军”。但是,此次借力资本市场,冲击“中国香水第一股”后,颖通控股想将更多“话语权”和市场增量攥在自己手里。

颖通控股自有渠道品牌“拾氛气盒”也需加速扩张。财报显示,2025年~2028年,颖通控股计划开出86家新店,覆盖46个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据招股书,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除了用于扩张拾氛气盒的线下网络门店,还要用于继续投资Santa Monica在内的自有品牌,以及收购及投资外部品牌。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在未来三年进行一项或多项收购”,并提出将瞄准功效护肤、医美赛道等更多热门领域。

这也意味着,未来其发展重心不再只围绕香水业务,而逐渐开始向着美妆板块发力,对标雅诗兰黛、欧莱雅等美妆集团的发展路径。长期来看,从品牌分销商转型为横跨上、中、下游市场,并利用现有分销渠道“反哺”自有品牌,将这二者两手抓的美妆集团,是颖通控股的战略蓝图。

对于颖通控股上市后品牌战略上的布局规划,如何发力自有品牌,以及今年是否考虑布局自有品牌线上、线下渠道开店等相关问题,2月11日,时代财经联系颖通控股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