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思源】蒋介石为何说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作者:王丽丽 2016-10-21 22:32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

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QQ图片20161020172803.png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突有所悟,全身一震,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王阳明何许人也,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

王阳明,姓王,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人无外号不富,别人不起自己起,古人都这样。故后人称之为:王阳明。尊称:阳明先生。

他是浙江余姚人。按今天我们填各种表格,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其先祖是晋代右将军王羲之,名门之后啊。王羲之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故王阳明的祖籍当为山东人。其父曾做南京吏部尚书,退休后住在会稽。按出生地填表,王阳明也许该填南京。

生于明朝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朝嘉靖七年(1529)。不到60岁就没了,可见天才太劳心了,可叹。

需要说明的是,王阳明的生卒年代正是明朝的中叶。明朝前期战乱初定,社会不算稳定。加上朱元璋,朱棣这俩猛人,猛人治国不会太宽松。明末又出几个混蛋皇帝(崇祯虽评价其聪明勤奋,但对大臣疑心太重,有心理病的嫌疑,故也在混蛋之列),社会动荡,老百姓不会好过。明朝中叶,皇权较弱,内阁的权利很大,属于集体领导。社会稳定,百姓富裕。科技发达,军队强悍。出过不少大能人大忠臣,像于谦,张居正等,也出过大奸臣严嵩等。这也正常,忠奸是相生关系。据说明朝军队大量装备火枪,称为“神机营”,大炮“佛狼机”类似今天的迫击炮。虽然类似黑砖窑的事也不少,但总体上百姓富裕,文化自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王阳明才能造就成为圣人。

61737433_3.jpg

王阳明为什么是圣人?

王阳明是大思想家。他创立儒家新流派--心学。读孔子的言论感觉到的是简朴敦厚,透出些清新幽默。到了程朱就很学究气了。我觉得宋朝不如唐朝很大原因就在这里。程朱使儒家走向没落,王阳明给儒学来了次文艺复兴,注入了积极的血液。

王阳明本来苦读程朱理学,后感觉不爽,改修习佛家,又因不想那么自闭重返儒学。看来人多拜几个师傅没坏处。后被贬贵州龙场驿,荒山野岭,没任何娱乐,网都上不了。于是真的玩起了自闭,打坐静思,终于悟道。“心学”由此诞生。

“心学”的主体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真理,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良知。我很疑心这点来自于《六祖坛经》。最重要的观点是:知行合一。

这点看起来简单,却切中中国人的要害。试看从古到今,满肚子学问的文人什么都不会做,会做事的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至今我们的学生考试分高,却不如老外的动手能力。学习,实践,找到问题再学习,学的才是真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这点毛泽东的《实践论》可以说是“知行合一”最好的解释,伟人啊,不得不佩服。

学说一旦成熟,王阳明就开始开班授课,广收门徒。可不像当今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和讲座,“大师”“叫兽”一群大忽悠,只为骗钱。王氏的门人大多很有成就,就连后代的曾国藩都终生研习王学而成就非凡。

mp21783845_1436324888946_2.jpeg

王阳明是大军事家。剿匪是很头疼的事,可他能把土匪搞得精神崩溃,主动投降。宁王造反,十万大军,王阳明手上没几个人,能马上召集一批民兵,没费什么事就把宁王给灭了(其实过程也蛮凶险的)。王阳明打仗真的是“君子斗智不斗力”,心理战,麻雀战,什么招都使,总能让对手找不着北。回想抗战时期,撇开武器装备不说,鬼子每次打仗都很讲战术,诡计多端。可我们的国军只会仗着人多群殴,一点突破就四散奔逃,跟义和团没区别。据说当时日本军人里研究王阳明的很多,徒弟强过师傅了。幸亏八路的游击战才让鬼子现出没学习到家的原形。

按金庸小说的说法,能自创一派已是一代宗师了,何况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王阳明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知行合一”的理论,杰出的军事才能古今少有。在绝对劣势下能总打胜仗的,我能想起来的只有诸葛亮和林彪,诸葛亮的还是小说里编的。最难得的是立了奇功还能全身而退,平了宁王叛乱,多少人想害老王啊。嘿嘿,中国人嘛。进易退难,王阳明的儒学修为真是到家了。

(综合自古今纵横谈、拾遗)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