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实探减产风波下的电池厂:员工收入锐减无奈离职,“6人宿舍住成单人间”

作者:林前 2023-04-04 17:14

减产、人员优化等已成当下部分动力电池企业的常态。

3月下旬的一股寒潮,让已入春多时的常州气温骤降十余度,路上行人再次裹上了羽绒服。

在距离常州市区四十多公里的金坛区产业园区内,动力电池企业们也没了去年热火朝天的架势,周末的厂区人影稀少,偌大的产业园显得有些冷清。

作为动力电池产销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地方,常州遇到的变局,是全国动力电池产业调整的缩影。进入2023年,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挑战在增多: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在电池厂产能提升、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部分电池企业拿到的新订单无法满足生产基地满负荷生产要求。为此,部分企业不得不减产、降薪、裁员以自保。

近日,时代财经走访了常州金坛区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基地。厂区的员工和诸多知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在2022年,即便是周末,厂区内仍是人歇机器不停,加班是家常便饭,而现在,产线停了好几条,产线员工上五休二、限制加班时间倒成为常态,部分头部企业甚至在去年底便开始裁员,今年也没有太多招人计划。

一位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工程师向时代财经感叹道,这才不到半年光景,行业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去年下半年其还怀揣着借行业红利跳槽加薪的想法,现在只想着如何更好保住工作,尽量不被行业调整波及到。

中创新航2.png中创新航常州基地创新中心 | 时代财经摄

电池厂不招人 厂区冷清

与锂电企业有着诸多合作关系的劳务中介,往往能比外界更早知晓企业或行业的发展变化。

“今年(常州)电池厂情况不太好,现在(电池厂)还在裁员。”据常州市某劳务公司负责人王峰(化名)透露,他们这种劳务公司通过为企业介绍招聘求职者,获取服务费等报酬。另有劳务公司负责人透露,每安排进去一个人,能有六七百元的报酬,前提是对方能做满三个月或半年。

百无聊赖.png百无聊赖刷着手机的求职者们 | 时代财经摄

或受锂电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相关企业人员需求急剧下滑:王峰去年此时还能一车车往锂电厂送去“打工人”,而如今,其只能让求职者们聚在门店内刷着手机打发时间。“要是早来一周多,我说不定还有机会把你们送进电池厂,可现在不行了,常州的锂电厂基本上不招人了,就是放出的岗位,也多半是没人愿意干,钱又少的活。”王峰向众人解释道。

在2023年之前,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帮助常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江苏时代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宁德时代全资控股子公司—江苏时代(位于常州溧阳)有3029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至2021年末,该数据增至11591人。

公开资料显示,常州市动力电池产业发达,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多家行业龙头汇聚于此,还拥有锂电池电芯及配套生产企业120余家,集聚动力电池企业涵盖上中下游31个关键环节(全部共32个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另据工信局数据,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超140%,连续两年实现产业倍增;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动力电池产业的调整之快,饶是王峰等有着多年经验的老江湖,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更何况身处一线的电池厂工人。

时代财经获悉,往日最忙的时候,中创新航常州生产基地的很多工人是没有双休的,并非企业没有相关制度安排,而是彼时企业订单太多生产紧张,员工也期待着周末加班的双倍工资。

根据多位中创新航员工透露,产线一线员工一个月不休,那底薪、绩效、加班费、补贴等其他福利加起来,基本上能拿到七八千的工资。但现在,由于订单减少,员工的加班时间有了限制,不少员工被要求上六休一甚至上五休二。一位中创新航产线员工李航(化名)告诉时代财经,他所在的生产厂房内,原本四条产线现在只开了一条,其每个月上班时间达到一定标准就会要求强制休息,“我们都是靠加班费,没了这部分收入,一个月到手也就四五千。”

收入锐减,也让李航的诸多同事选择离职,李航称,“现在收入太少,我也想走了。”另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因订单减少、厂区生产效益下滑,中创新航已经开启了人员优化,“之前整个常州基地人数最多有一万多,现在只有五千人上下。”由于人数骤减,原本饭点时期大排长龙的食堂,现在也冷清了许多,有不少空位。员工宿舍方面,部分员工反映原本6人寝室被住成了单人间。

就上述订单减少、裁员等关键信息,时代财经4月3日向中创新航发去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食堂冷清.png中创新航常州基地食堂下午6点左右的样子 | 时代财经摄

产业链遇结构性调整 储能与出海是出路?

常州之外,人员优化、降本增效也在部分电池企业中上演。

3月16日,有消息称,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业务正在裁员。根据网传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文件,亿纬动力制造中心将开展“人员效率化专项”行动,“人员效率优化基准人数15966人,各BU在此基准人数上,人员效率化目标32%。”

对于上述情况,一位亿纬锂能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人员优化一直都在进行着,这并非裁员,惠州基地还在持续招人,优化出来的人员可能会转调惠州,因为那边有两个待建的工厂。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文件为真,“这个人员效率化目标的总体思路是提升未来人均产值。总体路径有两条,一是当前开始建立无人区,成熟产线压缩下来的人给新工厂,不减人。二是按单GWH人员配置招聘新员工,控制招聘规模,达到总体控制范围。”

3月28日,锂电负极材料国内市占率前五的尚太科技发布《关于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的公告》称,公司决定里城道基地自2023年3月28日起陆续停产,在停产期间,公司将妥善安置和分流员工,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或处置,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运营。尚太科技同时表示,“里城道基地的停产实质上不仅不会对2023年整体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反而有利于公司缓解库存压力,减少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遭遇上述情况,一方面源于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在于去年行业已显露出产能过剩的苗头。

材料停产.png尚太科技关于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的公告 | 图源公告截图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69.6GWh,同期装车量累计38.1GWh。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148.5%,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 累计同比增长90.7%,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68.1GWh。按此粗略估计,去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比装车量(含出口)多约180GWh。

乘联会秘书长近期公开表示,“可能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要谨慎地把握眼前的投资和技术的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

针对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有多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年内动力电池行业会出现剧烈的结构性调整,电池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出海与储能。

据了解,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雄韬股份等头部电池企业早已布局储能业务。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部分涉及动力储能一体化产能)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产能达820GWh。而出海方面,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当升科技、新宙邦、科达利等众多锂电产业链企业都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为海外客户就近提供配套。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将剩余产能向海外输出,是国内产业应对周期规律的习惯性策略,在中国电池商的集体输出下,LG新能源、SK创新等海外电池商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国内企业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李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