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对等关税”生效,苹果四天蒸发超5万亿元!果链公司边增持回购边规避风险
部分果链企业也表示可通过国内保税区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4月9日,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生效。
受此消息影响,苹果(AAPL)股价出现4连跌,Wind数据显示,苹果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近23%,总市值蒸发超7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6万亿元)。截至美东时间4月8日收盘,苹果跌4.98%,报172.42美元/股,市值为25901亿美元,已将市值第一的宝座让位于微软。
4月9日,苹果以172.179美元/股开盘。
而在国内市场,在4月7日中央汇金出手稳定市场后,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上市公司集体回购潮。其中,“果链”公司立讯精密(002475.SZ)、歌尔股份(002241.SZ)、蓝思科技(300433.SZ)等均宣布回购公司股份。
4月9日,果链企业股价跌幅已收窄,蓝思科技收跌2.18%,鹏鼎控股(002938.SZ)收跌3.85%,领益智造(002600.SZ)收跌1.46%,立讯精密收跌1.1%,东山精密(002384.SZ)收跌3.58%,歌尔股份收跌0.37%。
积极回购的同时,供应链企业仍在探讨如何规避关税波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提高,目前多家企业先后公开表示此前已通过全球化布局,或通过保税区、FOB(离岸价)和含运费的DAP(指定目的地交货)的交易模式来减少加征关税影响。
图源:图虫创意
“果链龙头”最高回购20亿元
4月8日,市值2000亿元的“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宣布大手笔回购和高管增持的消息。
公告称,立讯精密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的上限为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同时,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拟以自有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3亿元,实施期限为自本增持计划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择机完成。
图:立讯精密公告截图
领益智造也在同一天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曾芳勤女士提议公司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蓝思科技则公告称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含)且不超过10亿元(含)。
东山精密宣布拟回购金额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上限不高于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4月9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长姜滨的《关于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回购价格上限不高于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决议前三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果链企业在积极回购的同时,政府层面也给民营企业有力的支持,4月8日早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领益智造和歌尔股份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
领益智造此前表示,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包括土耳其、巴西、印度、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产品全球化交付。公司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主要产品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有效规避关税风险,具备消化供应链波动的强大能力。
避税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加征关税已经生效,对于果链企业来说到底有何策略可以应对“对等关税”?
兰迪大湾区关税及海关法工作室创始人封海滨告诉时代财经,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5号,目前对等关税政策下,最可能的避风港或者说暂时不会受到对美加征影响的,是加工贸易企业。例如,企业用加工贸易手册进口原产于美国的保税原材料或零部件(保税料件),经过加工后再将成品全部复出口。
封海滨表示,在这次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的对美关税反制政策中,明确“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这意味着,只要后续海关总署不对保税政策的具体执行方式进行调整,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可以享受保税政策的便利,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料件时无需缴纳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进口税。不过,如果涉及手册保税料件或成品内销,此次加征的关税部分是不予减免的,企业仍需承担这部分成本。
此前,部分果链企业也表示可通过国内保税区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有供应链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供应链公司从保税区交给下游组装供应商,组装地既包括海外,也包括国内。针对海外组装厂的零部件供应,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FOB(离岸价)和含运费的DAP(指定目的地交货)交易模式,公司不涉及关税缴纳,由进口方客户承担。
不过,据财联社援引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消息,苹果公司可能会与其供应链进行谈判,让这些供应链公司给予苹果更低的定价;或进一步调整供应链,将组件供应商/产品组装商分散到全球各地来应对关税挑战,以便苹果公司在美国当局最新关税政策下仍可以保证利润率。
不过,从近期多家果链企业发布的2024年年报来看,多数果链公司的毛利率并没有非常高,如果成本转嫁后期利润可能会承压。
2024年,歌尔股份的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51%、9.47%和9.17%;蓝思科技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毛利率为15.11%,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的毛利率为19.76%;领益智造仅披露AI终端的毛利率为17.41%;鹏鼎控股的通讯用板业务毛利率为18.17%,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毛利率为27.02%。
其中,鹏鼎控股在2024年财报中列出了美国地区的营业收入,为288.85亿元,占总收入的82.20%,毛利率为20.51%。
从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看,2024年,歌尔股份对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为31.96%,2023年该数据达到了43.38%;领益智造202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为22.07%,2023年为24.22%;2024年,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为49.45%,2023年该数据为57.83%,即这几家公司的第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囤货缓冲?
不过终端产品承压更重,市场消息称,为应对“对等关税”造成的成本上涨,苹果已经展开了“紧急行动”。
4月8日,财联社援引媒体消息称,赶在特朗普挥动“对等关税大棒”前的最后几天里,5架满载iPhone等苹果产品的飞机已从印度起飞往美国。
TrendForce集邦咨询观察到,2025年第一季Server、智能手机和笔电出货皆优于预期,主要是业者应对美国关税而提前出货。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总经理李亚琴也告诉时代财经,关税上涨的预期使得供应链的备货节奏受到扰乱,企业为防范关税风险甚至人为提高库存水平,打乱了消费电子市场的正常淡旺季节奏。
不过,据一位供应链人士向时代财经反映,目前美国新关税政策对订单波动还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据了解,美国发布的关税豁免政策中,针对电子产品设定了“美国成分≥20%”的豁免门槛,产品类型涵盖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AR/VR设备)、通信设备(光模块、服务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电子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完税价格中,若美国原产部件或技术价值占比≥20%(如芯片、软件、精密仪器等),就能获得关税直接豁免。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若宽松解读20%美国价值相关规定,中高端智能手机皆有机会适用。在基准情境下,2025年智能手机生产量年增幅度将下修为与前一年持平。若关税冲突后续削弱全球经济表现,智能手机市场将面临更大挑战,产量可能转为年减5%。
李亚琴也表示,当前的局面对企业的韧性有极大的挑战,企业的应对能力取决于战略判断、供应链布局的多样性,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等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