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特区四十年 粤海街道外的创业者:这里是乐园,草根也有机会

作者:卢洁萍 王亮 2020-08-26 18:37

8月24日,时代财经走访了三家深圳科技企业,从制造端和研发端了解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崛起、不断跨越的路径和未来的方向。

谈起深圳的科技企业,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深圳最牛街道”——粤海街道,以及坐落其中的华为、大疆、腾讯、小米、中兴等明星企业。

但在这些明星企业之外,深圳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生产地、电子元器件的重要使用地和集散地,其科技发展离不开多年来渐渐成和、完善的电子产业集群。

1980年的今天,深圳成为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从来料加工到自有产品,从传统加工制造发展到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从分散生产向规模经营,不到四十年,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有目共睹的速度,走完了其他国家花了七八十年,甚至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程。

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新,是什么支撑起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次次跨越与转型?

“深圳是座年轻移民城市,具有经济社会学中特有群体危机意识,构成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基因。深圳极大地压缩了城市成长转型的时间,四十年时间,经过多次转型构成的由低向高快速升级,走向了世界创新城市的前沿。”

微信图片_20200826181022_副本.jpg邝安朋。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深圳创业天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邝安朋如此对时代财经分析深圳的创新基因,“深圳坚持市场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企业家为核心,法治是基础,政府是保障的理念,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感受的转变是,遇到问题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

8月24日,时代财经走访了三家深圳科技企业,他们的业务范围涉及传感器、PCBA产品以及AI语音识别智能方案,以从制造端和研发端了解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崛起、不断跨越的路径和未来的方向。

90年代的深圳是创业者的乐园

“其实到目前为止,在温度传感器上我们已经在国内排名第二了。”1999年,邬若军开始了在深圳的第二次创业,最初切入的方向选择了通讯行业中的热敏电阻传感器。

所谓传感器,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电五官”。它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可以说,传感器并不是单价最高的基础器件,但确实是电子产品缺一不可的关键。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作为底层基础器件,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曾发布的传感器行业报告,2018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47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3.2%。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邬若军创办的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培龙”)的核心产品已进化成智能传感器,产品涵盖各类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据介绍,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能够采集、处理、交换信息,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如今智能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行业,华为、格力、美的、海尔、法雷奥、东芝、松下、比亚迪等都是安培龙的客户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826181845.jpg安培龙。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其实第二次创业见效是比较慢的,直到2003年拿下和华为的合作,成为他们的供应商,才渐渐起来的。”事实上,21世纪初期前后,中国整个电子硬件制造业都还处于模仿国外技术的阶段,中国企业也更习惯于采购质量更优的国外物料。

 “我们定了一个竞争主题,我们的经营策略从最开始就是做进口替代,就要和最好的产品比。”邬若军说,“可能是因为技术出身,我的个性不喜欢搞成熟的产品,而是喜欢‘高精尖’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东西。”

但想要拥有自研的创新技术,人才紧缺是中国传感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传感器作为细分领域众多的产业,技术门类繁多,不同品类间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能够同时研发透两三个品类的人都不算多。

“工信部把整个传感器产业调研下来,发现这个行业太小、太散了,没有规模企业,像安培龙这样能做营收几亿的都算龙头了。”邬若军观察到,深圳研发系统、电子线路的人才很多,但涉及到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人才特别少,只能靠引进国外技术或者去国外消化学习。

为此,邬若军还在2009年专门从日本挖来一位退休老专家,这位老工程师在安培龙一呆就是10年。“10年时间,他就把我们从一个不怎么有规模的企业,变成了目标在全球的公司。”

“90年代的深圳是创业者的乐园,一大批不甘平庸的人才聚集在这里奋斗,当时积累的人才也让深圳出现了许多好企业。”谈到营商环境,邬若军说,深圳最大的好处就是“小政府,大市场”。

“没事不干扰,也不找你的麻烦,而且有了问题以后,基本上也比较容易去解决。深圳的好企业太大,政府也没有精力每个企业都管,这样就给了这些企业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如此形容深圳的创业环境,“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大,基本所有人才都能找到。而且因为深圳是移民文化,所有人在这里都很拼命,干劲远远超过别处。”

目前的创业环境在奖励那些奋斗者

曹朋云今年50岁了。1993年,无线电专业毕业的曹朋云来到深圳,当时深圳刚改革开放,很多外资企业在这里设厂,工作机会也多,曹朋云进入一家港资企业,做传统的音箱产品,从普通员工,后来做到厂长,管理3000多人。

10年多的管理经验,让他对行业也慢慢有所了解,到2004年机会成熟,靠着积累的人脉,他开始创业,于是有了海和科技。

刚成立时,公司以家电和音箱的加工为主,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外资厂商都遇到问题,于是撤出内地,曹朋云意识到,继续做加工是没有未来的,于是转型做技术研发。

经过探索后,2010年,海和科技定了几条产品线的研发,包括智能美容美发电器、智能医疗护理电器、智能空净水净电器、智能厨房电器的PCBA产品,此外还有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简单地说,PCBA泛指的是一个加工流程,而PCB则指的是一块空的印刷电路板,上面没有零件,研发工程师把软件写进电路板的芯片里,电路板便拥有了生命,才成为PCBA。

PCBA产品是一个品类繁杂的行业,包括军工、医疗、家用电器(又分为大家电、小家电)等等。2016年时,海和做过市场调研,整个市场在国内容量达到1.17万亿,并且以每年38%的速度复合增长,他认为这个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

事实上,在PCB领域,深圳是中国乃至全球电路板最重要的交易中心,超过 50%以上的中国PCB企业在深圳设运营及销售中心。

而对曹朋云来说,找到一种错位竞争的方法,便可以在行业里没有竞争对手。他定下目标,公司要成为高端智能电器研发制造行业里的先锋。

如今,公司4个品类的PCBA专门为知名科技品牌以及世界500强的企业供货,比如华为、小米、飞利浦等国内外一线知名品牌,都是海和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而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也与中国电信、中国广电、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国内知名运营商达成合作。 

刚开始创业时,海和只有30多人的员工,如今已经拥有800多人,在平湖拥有两万五千平方米生产面积的厂房,现在在惠州也规划了一个园区,明年建好后,会拥有7万平方米的厂房。

对于海和科技这种公司来说,既需要科研又需要制造,整个产业链只有在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发展比较丰富,“这里供应链特别发达,特别成熟。”曹朋云说,“要什么东西速度特别快。在内地的话可能要一样东西时间很长,效率没那么高。 ”

最早,公司的两个投资人是他以前做厂长时积累的客户,由于长期的合作,客户对他比较认可,于是投给他200万。因为在过去经营中守信用,也得到了供应商的支持。由于信任,当他资金有困难时,客户还会提前预支资金给他。

2017年,海和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曹朋云说,上市前,他就做了一项决定,27名跟着我一起参与的老同事全部拥有股份。他要让公司不只属于他个人,而属于大家。 

曹朋云说,在过去很多年,他只是“低头拉车”,靠自己摸索,更多是满足自己做事,没有抬头看路。如今,他意识到有很多企业可借鉴的商业模式值得学习,他要用三五年的时间去超越他们。

现在政府鼓励节能环保,曹朋云看到这个契机,海和正在研发的一个垃圾分类的产品,在他的设想中,利用技术“强迫”人们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不再是遥远的事。

曹朋云说,自己还想再在这个行业干30年。他认为目前的创业环境在奖励那些奋斗者,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创业的初心是重要的。

谈到创业是否成功,曹朋云认为自己还在路上,“我认为成功不一定是营业额有多大,规模有多大,关键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所做的一切事情是否是利于人类的,是否能够推动行业发展,并且能够让行业客户认可,这就是我认为的成功。”

小政府、大市场,草根也有机会 

微信图片_20200826181006.jpg杨汉丹。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997年,湖北人杨汉丹来到深圳,他是典型的理工男,学计算机出身,那时在内地也没什么和技术相关的工作,因此他来到深圳做软件开发。90年代刚来到深圳时,杨汉丹看到的深圳是小政府、大市场,“不管你是多草根的,只要你有想法肯干,基本上都是有机会的。”

他先到做电子辞典的快译通工作了几年,之后在2002年加入TCL做手机,一直到2008年,因为公司业务调整,ODM业务全部脱离,所以他跟人出来创业。

不过,很快他就离开那个团队,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当时的创业有很多草率的地方,各种条件不具备,比如团队、资金,没有核心客户,在技术上也不成熟。第一次创业相当于失败了。

2010年,他加入沃特沃德公司,成立一个事业部,在这里,团队做了第一款PDA手机,市场反响不错,很快就成功了,在华强北市场的智能手机的业务里,他们一直保持着行业第一。

从2008年往后,他一直在手机解决方案的行业里,从软件开发,再到技术管理者,创业者,从1G到5G时代,他经历了手机通讯行业的全部过程。

在当时,手机等消费电子的创业机会很大。不过,随着小米、华为的崛起,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做手机方案和ODM的中小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这时,杨汉丹和团队开始思考转型,做智能硬件,于是跟科大讯飞有了合作翻译机的机会。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帮杨汉丹打开了一个窗口,那就是人工智能。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几乎算是转行。不过,团队人员都是做软件出身,杨汉丹想,他们在通讯行业有着十几年的经验和积累,通过对市场的理解,把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落地,应该有非常大机会。

2018年4月,杨汉丹带领团队一部分人从沃特沃德集团独立出来,重新创业,成立友杰智新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公司成立两年多,已经拥有AI智能语音全链路核心技术,并且成功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会议、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养老、智能制造等行业。

目前友杰智新的核心业务是智能语音技术服务,已与阿里巴巴等多家头部客户建立了直接且实质的合作关系。

2019年初,友杰智新获得招商局旗下启航资本的天使轮投资,2019年12月又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由同威资本领投,驰星创投与天使轮投资方招商启航管理的关联基金跟投。

这些投资方愿意投友杰智新,除了非常欣赏其功底扎实的技术和运营团队外,主要看重其有明确的落地场景,并已与众多头部客户建立了直接且实质的商业关系。

由于理工男出身的背景,刚开始杨汉丹不擅长去拉融资,也不懂融资,直到后来,他跟投资人聊多了才发现,这能帮助他更好地看清公司的方向。

据预测,2023年全球的AIoT设备将达到150-200亿台。不过,杨汉丹察觉到,从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成为风口,很多AI企业被追捧,估值越来越高,但实际上泡沫也多,变现能力受到质疑,而现在又因为疫情的影响,投资人也变得更加谨慎了。

杨汉丹说,作为创业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能力与(小米、阿里巴巴、百度等)平台级的公司去抗衡。现在,友杰智新更多的技术研发定位在边缘侧和端侧,即离线情况下,应用场景与人的交互功能。

现在,公司有六十多个员工,核心研发技术人员有50人左右,80%左右的费用全部投在研发上。友杰智新在今年还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语音AI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在语音领域的落地。

从2018年到现在两年多,杨汉丹觉得,他对公司的预期基本达到了。公司的研究方向和业务模式已经非常清晰,虽然业绩上还没有盈利,但他相信,未来两三个月,将会有所改变。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史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