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不再只是“输液大王”!科伦药业去年营收近220亿,多只基金加仓跻身前十大股东

作者:张羽岐 2025-04-25 17:33

川宁生物和科伦博泰已经成为科伦药业营收的主要贡献力量。

输液龙头科伦药业(002422.SZ)于日前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年报显示,2024年,科伦药业营收为218.12亿元,同比上升1.67%;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上升19.53%;扣非净利润为29.02亿元,同比上升22.6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4.93亿元,同比下降15.82%。

不过从单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科伦药业营业收入为50.24亿元,同比下降12.0%;归母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下降5.6%。

子公司川宁生物(301301.SZ)和科伦博泰(06990.HK)为科伦药业的业绩带来增量,2024年共为科伦药业贡献了超70亿元的营收。

就业绩情况、业务未来的战略计划及如何继续提振业绩等相关问题,科伦药业对时代财经回应称,“公司将继续实施‘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产业创新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保持科伦在输液领域的领先地位;构建抗生素中间体和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发展体系,保持公司在生物发酵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升合成生物学全球竞争力;通过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积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驱动力量。”

输液业务营收微降

科伦药业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四川科伦大药厂,靠输液业务一路起飞,也被业内称为“输液大王”。

2010年6月,科伦药业在A股上市,发行价高达83.36元/股,市值一度比肩恒瑞医药(600276.SH)。据官网,如今科伦已经形成由科伦药业、川宁生物、科伦博泰构成的“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总市值超千亿元。

截至4月25日收盘,科伦药业总市值529.59亿元,川宁生物和科伦博泰总市值分别为272.83亿元和667.71亿港元。

分产品来看,目前科伦药业的营业收入构成包括输液、非输液、研发项目以及其他,其中输液业务营收占比靠前,占总营收超40%。但这一业务近年来受集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销售收入及销量均有所下降。年报显示,2024年,其输液方面销售收入为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销量为43.47亿瓶/袋,同比微降0.70%。

科伦药业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继续推进全密闭式输液替代半开放式输液进程,提升患者输液安全,密闭式输液量占比较上一年提升 1.89 个百分点。 集采方面,公司积极拥抱政策变化,坚持准入先行,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集采,推动重点产品以价换量和主要产品市占率的提升。从已执行的省级集采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结果分析,集采品种销量增长和结构改善虽不能完全弥补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部分集采药品的销售金额有所下降,但通过降本增效、集约化生产,加之药品回款周期缩短,业务经营质量明显提升。”

就未来如何提升输液这一核心业务营收的计划,科伦药业告诉时代财经,“在输液领域,公司持续强化即配型多室袋产品矩阵的开发,持续引领输液行业变革。ω-3甘油三酯(2%)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16%)注射液(商品名:多奕;规格:1250ml)成功获批,在持续丰富科伦肠外营养管线产品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内适用于外周静脉输注含ω-3鱼油三腔袋的空白。随着注射用美罗培南/氯化钠注射液的获批上市,公司即配型粉液双室袋产品从头孢类扩展到碳青霉烯类,截至目前已累计获批8项,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出海已经成为众多药企的必选项,科伦药业亦在海外布局。但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部分药企海外业务面临变动。就这一情况,科伦药业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公司海外投资设立的工厂在哈萨克斯坦和斯里兰卡,属于‘一带一路’友好国家,产品市场主要覆盖当地及周边国家。关税对海外投资的项目没有影响。”

另据2024年年报透露,科伦药业获得多只基金加仓。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基金新进成为科伦药业前十大股东。

两子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目前,合成生物及创新药均是医药市场最火热的赛道。近年来,科伦药业在深耕输液领域的同时,也在向创新药方向转型。川宁生物和科伦博泰已经成为科伦药业营收的主要贡献力量。

科伦药业2024年年报显示,川宁生物与科伦博泰是其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在报告分部的财务信息中显示,川宁生物和科伦博泰营收分别为57.58亿元和19.33亿元,排除分部间抵消的近3亿元,也总计为科伦药业贡献了超70亿元的营收。

图片来源:科伦药业财报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4年,川宁生物向科伦药业贡献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3亿元;科伦博泰生物研发项目海外授权收入增加,利润大幅增长,向科伦药业贡献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8亿元。

与多家传统药企一样,科伦药业从未停止向创新方向转型。2016年,其“体外孵化”的子公司科伦博泰成立,七年后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在上市之前的2022年,科伦博泰就与默沙东就数款ADC(抗体偶联药物)产品达成超百亿美元的交易,引发业界关注。

截至目前,科伦博泰有三款创新药产品获批,包括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商品名:佳泰莱)、PD-L1单抗塔戈利单抗(商品名:科泰莱)、西妥昔单抗N01(商品名:达泰莱)。今年3月,佳泰莱的第二项适应症获批上市,这也是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药物。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在研发创新领域,科伦药业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近145亿元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据科伦博泰2024年年报显示,科伦博泰有共计超30款候选药物,其中超过10款为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随着多款产品的上市,2025年,科伦博泰将迎来商业化元年。科伦博泰在年报中表示,“佳泰莱、科泰莱、达泰莱三款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另根据管线各后期阶段项目的预期审批时间表,待进行监管沟通及取得上市批准后,预期于202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博度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舒泰莱),RET小分子激酶抑制剂KL590586(A400)也将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

科伦博泰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商业化体系建设,拥有成熟的商业化团队和网络,专注于三级医院和医生;建立了完整的部门架构,包括市场、商务和市场准入、医学事务、销售、策略规划以及运营,实现高效执行。

“2025年,公司将聚焦自身优势领域,努力提升效率,加强对外合作,对标行业最高标准,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保持并扩大在先导项目、ADC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加速ADC药物研发的同时,全力推进包括RDC在内的新型偶联药物资产布局,不断拓展药物偶联技术的新方向。今年,科伦博泰首个RDC项目SKB107正式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科伦博泰方面称。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