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挤进中芯国际朋友圈,“妖股”沪硅产业却暴跌20%

作者:王亮 2020-07-15 17:34

上市近3个月以来,硅片龙头企业沪硅产业股价持续暴涨。不过,7月15日,沪硅产业尾盘跳水,收盘价51.16元/股,较昨日收盘价63.9元/股下跌19.94%。沪硅产业的营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微信图片_20200715171113.jpg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市近3个月以来,硅片龙头企业沪硅产业股价持续暴涨。不过,7月15日,沪硅产业尾盘跳水,收盘价51.16元/股,较昨日收盘价63.9元/股下跌19.94%,盘中最高68.15元/股,最低51.12元/股,当日成交额83.80亿元,总市值也从昨日收盘的1584.89亿下跌到1268.90亿元。

此前,沪硅产业的暴涨也一度带动部分半导体概念股盘中拉升。但在15日,三大指数宽幅震荡,临近尾盘再度跳水,逾百股跌超9%,半导体芯片概念股尾盘继续走弱,闻泰科技、江化微、长电科技等多股跌停。

相关分析意见认为,市场再度走弱,整体看是市场对中芯国际在7月16日上市的“抽血效应”提前反应。

沪硅产业自今年4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至今,股价较其发行价格3.89元/股涨幅达到1215.17%,成交量1.38亿,成交额3.80亿元,被称作科创板中的“妖股”。

然而,沪硅产业的业绩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资深投资顾问艾堂明对时代财经指出,股市反映的是对未来营收大幅增加的预期,沪硅产业的市值对于营收并没有什么直接帮助。

方正证券的研报称,2017年至2019年,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同期全球半导体硅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我国企业具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不过,沪硅产业的300mm硅片产能的利用率不稳定,且不高,这将影响其扭转营收的业绩。“一旦预期达不到,那么可能对于股价,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打击。”艾堂明说。

与中芯国际关系密切

2020年4月20日,沪硅产业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3.89元/股,其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为62006.8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0%,募集资金总额24.12亿元。

科创板从2019年6月正式开板一年多以来,沪硅产业当属最瞩目公司之一,其总市值在科创板123只个股中一度位于第二,仅次于金山办公。

上市后沪硅产业收获4次涨停,最近的一次是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显示,沪硅产业当日开盘即大涨10%,盘中最高达59元,收盘报57.77元,涨幅为20.00%,成交额47.37亿元。

7月15日,沪硅产业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指出,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0年7月10日、7月13日和7月1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按照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沪硅产业特意提示投资风险。

创道投资咨询创始人步日欣对时代财经指出,沪硅产业的股票暴涨是市场对国产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期待。因科创板细分领域稀缺标的,而半导体市场关注度高,所以沪硅产业有上涨势能驱动。

“股价体现的是市场股民对它未来发展的想象力,而事实证明,我们对股民想象力丰富程度一无所知。”步日欣说。

艾堂明对时代财经分析,沪硅产业的大涨有几个有力的因素,首先,半导体行业是科创板中主流的科技板块,一直是热点,而且,沪硅产业是芯片产业上游的原材料企业,受益于下游的需求,行业景气度持续看好。

第二,沪硅产业的发行价只有3.89元,算是一个超低的发行价,而按照游资炒作的传统,往往喜欢炒一些低发行价,但又属于热点的股票。

另外,沪硅产业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且与科创板巨无霸中芯国际颇有渊源。

根据其招股书,沪硅产业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国盛集团和产业投资基金为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30.48%。产业投资基金即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而大基金亲自当大股东,也只有沪硅产业一家,另有多家股东为国资背景,为其背书。

7月5日,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亿元参与投资聚源芯星,聚源芯星的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中芯聚源,而中芯国际间接持有中芯聚源19.51%的份额。这就相当于沪硅产业间接参与中芯国际战略投资。

实际上,沪硅产业不仅是中芯国际材料供应商,其子公司上海新昇的创始人与中芯国际创始人都是张汝京。

2000年,台湾人张汝京创办了中芯国际,2009年,因为与台积电的诉讼官司败诉,台积电获得中芯国际2亿美元现金赔偿与中芯国际10%股权,时任总裁的张汝京被迫下台。

2014年,张汝京又成立了上海新昇半导体。之后,上海新昇被沪硅产业百分之百控股,成为沪硅产业的全资子公司。而在4月底,原中芯国际CEO邱慈云出任沪硅产业总裁,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两家公司关系的关注。

最新的消息显示,中芯国际将于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艾堂明对时代财经解释,这对于半导体板块的个股,特别是和中芯国际有一定关联的个股,形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带动作用。

艾堂明说,综上原因,造成了沪硅产业的股票持续上涨。而沪硅产业曾数次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这也暗示着,其股价相对于市场规模虚高了。

对于接下来沪硅产业的股市表现,步日欣对时代财经说,“继续涨会比较难了,已经透支了未来成长空间,产业突破又不会那么快。”不过,艾堂明认为,半导体板块作为主流的科技板块,依然会吸引资金参与进来。

产能利用率低,业绩依然亏损

沪硅产业全称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旗下主要包括Okmetic、上海新昇、新傲科技三家子公司,其中上海新昇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

中国半导体硅片的供应高度依赖进口,而硅片又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在所有芯片制造原材料中的需求占比长期在33%左右。

2017年以前,国内300mm半导体硅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8年,沪硅产业旗下的上海新昇率先实现300mm硅片规模化销售,打破了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

虽然头顶“国产替代”光环,但沪硅产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相关招股书和财报显示,2019年,沪硅产业实现营收14.93亿元,同比增长47.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1.45万元,同比下降902.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7亿元;2018年扣非净利润为-1.03亿元。

沪硅产业在2019年年报中如此解释了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受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300mm硅片业务设备产能利用率较2018年出现较大下降,产品销售收入较低;另一方面,公司采取了‘逆周期经营’的策略,2019年度300mm大硅片生产机器设备不断投入,也并未缩减研发投入。”也即,亏损的主因是产能利用率较低,以及不断购买设备扩张产能。

步日欣同样指出,虽然沪硅产业300mm硅片的收入占比已经有所提升,但其2019年1月—9月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4.36%,而且仅能用于芯片40-28nm、65nm、90nm制程,而对于28nm以下的高端制程,产品的品质还难以支撑。

“国产替代的愿望是好的,但别被(股票)带飞了。”他认为。

券商对未来业绩预期不一

从今年4月以来,国内近10家券商均发布了关于沪硅产业的研报,其中有券商预测沪硅产业今年业绩有可能会亏损,但也有一部分券商预测持续乐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券商在盈利预测中对沪硅产业2020年的利润预测为正值,一改其去年净利润大幅亏损的颓势。尤其是方正证券,给出2020年1.6亿净利润的预测。

而最先覆盖沪硅产业的申万宏源,对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预测仍然为负值,但认为公司在2021、2022年有望扭亏为盈,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0.46、1.01 亿元。

另外,方正证券的研报也指出,芯片制造产能情况是判断半导体硅片需求量最直接的指标。2017至2020年,全球芯片制造产能(折合成8寸)预计将从1985万片/月增长至2407万片/月,年均复合增长率6.6%;中国芯片制造产能从276万片/月增长至460万片/月,年均复合增长率18.50%。

针对这些券商的研报,6月份,沪硅产业发布一份公告,称有部分券商的研报对公司的未来业绩、每股收益、股价和市值等指标进行了预测,但是公司上市以来未接受投资机构及券商的调研,部分研究报告对公司业绩预测与公司历史业绩情况差异较大,对公司股价预计的依据不足。沪硅产业在公告里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些券商。

步日欣也认为,即便沪硅产业的股票暴涨,会对营收带来信心,但不会直接影响业绩。而中芯国际主动优先采用国产大硅片,慢慢建立产业生态,有助于硅片厂技术不断优化升级迭代,这样的大环境将对沪硅产业在业绩上有益处。

虽然随着芯片制造产能的增加,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也会增长。不过,步日欣指出,“中国硅片产业摆脱对日本大硅片的依赖,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通过研究对比沪硅产业的业务和客户情况。步日欣发现,从沪硅产业前五大客户和中芯国际前五大供应商看,二者不互为核心客户关系。“虽然沪硅产业挤进了中芯国际朋友圈,还远远没有达到抱住中芯国际大腿的地步。”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张常旺